爲何比特幣價格一漲再漲 | 區塊鏈技術簡介及應用前瞻

比特幣BitCoin自2013年重回大衆視綫。2020年隨著第三次產量迭代,比特幣價格一漲再漲。2021年初隨著最大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等科技公司大量購入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在短兩三個月時間内飆漲兩萬多美元。什麽是區塊鏈技術 | 比特幣價值和風險 | 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的應用前景 | 加密貨幣是騙局嗎?

比特幣BitCoin自2013年開始,逐漸重回大衆的視綫。2020年年底隨著第三次產量減半的迭代,比特幣價格從一萬美元飆升至三萬美元。2021年年初更是隨著最大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以及科技公司和風險投資公司大量購入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在短兩三個月時間内飆漲兩萬多美元。近期我趁著空閑,對區塊鏈相關知識的進行瞭解,趁著這波熱潮分享我對于區塊鏈以及加密貨幣的個人見解。

區塊鏈技術

早在幾十年前,已經有學者探究類似區塊鏈的加密技術,直到2008年由中本聰(至今爲止仍未知道該人或該團體的真實身份)正式提出區塊鏈概念而得以面世。區塊鏈即是將每一“塊”加密數據首尾相接,串成一條“鏈”。中本聰巧妙地在區塊鏈中使用了時間戳,并使用了公共賬簿的方式進行記賬,這使得區塊鏈技術擁有十分高的安全和可靠性。

區塊鏈的運作

區塊鏈,顧名思義由區塊和鏈組成的數據。即是一串保留了所有歷史數據的長鏈數據,每一次產生交易或生成區塊,均需要將新的“區塊“添加至區塊鏈的頭部,而後面的數據將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區塊鏈提供的大量的歷史數據為真實性驗證提供的證據支持,以確保區塊鏈唯一且數據可靠。

早期區塊鏈技術使用公共賬簿,是區塊鏈確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方式之一。整條區塊鏈數據在公開的互聯網絡中傳播,任何能訪問互聯網的終端均可以獲取區塊鏈數據。只有通過了數據驗證(俗稱挖礦)才能向區塊鏈添加區塊。新的區塊鏈生成后隨即被廣播至互聯網,並刷新所有保存在終端的區塊鏈連數據。簡而言之,公開的網絡中只存在一條獨一無二的區塊鏈。被人爲惡意篡改的區塊鏈,無法通過驗證並繼續使用的。由於通過嚴苛的驗證方式和時間戳限制,除非同時惡意纂改超過半數連接于區塊鏈網絡的終端計算機數據,否則篡改區塊鏈數據幾乎是不可能的。

可去中心化特性

初期區塊鏈技術采用了公開且分散的數據存儲和驗證方式,因此“去中心化(分權化)”成爲了初期區塊鏈技術的重要特性,數據公開共享且透明,散佈于互聯網各處。沒有任何單一團體能對區塊鏈數據進行中心化管理、儲存和修改,消除了數據集中儲存中帶來的許多風險。時至今日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并非所有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都是”去中心化“的。不少使用區塊鏈技術從事的生產服務的企業開發並采用圈子化或中心化的私有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打破了傳統中心化的管理方式,擴展出去中心化管理的可能性。

比特幣

事實上,由中本聰發明并發佈的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相比,比特幣(或加密電子貨幣)的開發更接近中本聰本人的開發願景。區塊鏈技術則是爲了實現比特幣的安全性或可靠性而使用的一項加密技術罷了。然而區塊鏈技術卻“誤打誤撞”成爲了“可能改變世界”的技術。

比特幣的價值

比特幣(BTC)是于2008年發行的一種加密貨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使用分散式公共賬簿和工作量證明的方式存儲和驗證交易數據。作爲區塊鏈加密貨幣,比特幣并非真實存在,它僅僅是儲存于互聯網中的包含所有交易數據的區塊鏈。因而你所擁有的只是數據的證明(加密貨幣錢包私鑰)。

比特幣采用自適應發行量方式發行貨幣,首次發行時,每生成一個區塊,驗證終端(礦工)可獲得50個比特幣。每發行21萬枚比特幣后(約4年),生成區塊所獲得收益將減半。比特幣設計總縂發行為兩千一百萬,當達到縂發行量時,比特幣將停止生產。換句話説,通過挖礦獲得比特幣驗證成本將越來越高,最終將被手續費完全取代貨幣發行。因發行總量固定比特幣不存在通脹問題。這也是2020年完成第四次挖礦獎勵減半后比特幣價格大漲的原因。

比特幣的前景與不確定性

比特幣十多年運行的應用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儘管其合法性、安全性、能源消耗、經濟等方面飽受爭議,但現今比特幣的毋庸置疑已經深入金融業的視野之中,成爲了認可度最高最廣的加密貨幣。由於比特幣縂發行量固定,甚至有人將比特幣比喻為互聯網中的黃金。

作爲世界首只以區塊鏈技術衍生的加密貨幣,嚴苛的驗證技術以及在互聯網中被廣汎傳播和應用,使得比特幣得到廣汎認可。不少金融及科技企業嘗試以其擁有的比特幣作爲其資產的等價物。前文提到的特斯拉公司也正是其中一員。當比特幣大量流通在市場中作爲資產或貿易貨幣使用后,比特幣將不再是我們認知的“加密貨幣”,而將是貨真價實的資產。

早期的比特幣是在暗網這一“法外之地”盛行並興起的,而且由於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電子加密貨幣,比特幣的應用一直遊走在各國法律的灰色地帶之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現在,絕大部分比特幣依然被用於非法交易。即使在發達國家,比特幣已經得到一定的認可,但依然存在十分大的法律和監管風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