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板冲浪板设计及功能选择

板头:长板冲浪板的板头几乎都是头原型板头,不同版型设计中的区别在于版头的厚薄以及宽度的差异。宽而厚的长板班头可以为冲浪板提供能优秀的稳定性能,滑行速度更快,更容易抓浪。板头变重让冲浪板的机动性大幅下降,使得冲浪者很难进行转弯动作。前文提及到的鼻尖骑行板(Noserider)正是宽而厚板头冲浪板的代表。

宽度设计宽:稳定性↑、速度↑、机动性↓、波浪高度要求↓、冲浪水平要求↓
窄:稳定性↓、速度↓、机动性↑、波浪高度要求↑、冲浪水平要求↑
厚度设计厚:稳定性↑、速度↑、机动性↓、波浪高度要求↓、冲浪水平要求↓
薄:稳定性↓、速度↓、机动性↑、波浪高度要求↑、冲浪水平要求↑

板腰:冲浪板腰部设计主要以厚薄为主要设计重点,长板冲浪板板腰的厚薄应与板头、板尾的厚度进行对比考虑。两端薄而中间厚的冲浪板机动性优秀,但稳定性较差。头腰尾厚度相近的冲浪板稳定性最好,但机动性相对较差。

厚度设计两端较薄: 稳定性↓、速度↓、机动性↑、波浪高度要求↑、冲浪水平要求↑
厚度平均: 稳定性↑、速度↑、机动性↓、波浪高度要求↓、冲浪水平要求↓
厚度分佈靠前:速度↑、机动性↓、波浪高度要求↓
靠后:速度↓、机动性↑、波浪高度要求↑

板尾:长板冲浪板板尾的设计以宽度和厚度为主,特殊形状板尾设计在长板冲浪板中并不常见。此外冲浪板尾鳍设计对冲浪板的性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尾鳍配置有三尾鳍、2+1尾鳍、双尾鳍以及单尾鳍。

宽度设计宽:稳定性↑、速度↑、波浪高度要求↓、冲浪水平要求↓
窄:稳定性↓、速度↓、波浪高度要求↑、冲浪水平要求↑
厚度设计宽:稳定性↑、速度↑、波浪高度要求↓、冲浪水平要求↓
窄:稳定性↓、速度↓、波浪高度要求↑、冲浪水平要求↑
尾鰭配置三尾鳍: 稳定性性能最高,可在大部分波浪高度下使用。
2+1尾鳍:牺牲一定稳定性以提升冲浪板的机动性能。
双尾鳍:虽然各方面性能相对均衡,不适合初学者配置 。
单尾鳍:机动性和速度最优秀,不适合初学者配置。

至此已完成长板冲浪板尺寸以及设计的挑选,以上提供的参考标准仅供长板冲浪板、中长板挑选使用。 短板以及其他特殊板应根据其他的标准进行选择。 不同的生产厂商的冲浪板设计都不一样,选购冲浪板前可联系冲浪板销售商进行了了解冲浪板之间的差异以及设计特点,并根据自身情况挑选合适的长板冲浪板。

页: 1 2 3 4